再談養盞,養盞和文玩中的盤玩概念有些不一樣。一個是靠飲茶、一個是靠手油。新盞有火氣窯燒之澀,但是精心養護之后,溫潤難抑。
養盞這東西,純粹靠得是個人經驗和心得,各有自悟的要領,盞最終養成什么樣子,也是藏者侍茶習慣的現實寫照。個人秉持之道就是凈養,顧名思義,干凈,不以茶泡之、不飲后不洗,盞慢慢從內至外發生變化,盞的潤度也漸漸提升、勻而持長,一些盞甚至會以“七彩寶光”回饋之,這就是養吧。當然各人各法,歸根結底也只是一個習慣而已,也如寵物,即使同種,不是一家人養出,脾氣秉性卻有各異。
在養盞的過程中,少不了要規避以下錯誤的養盞方式,快看看千萬別中招了!
建盞保養的錯誤示范
× 用鋼絲球清洗建盞,易劃傷建盞
× 新入手的建盞,不管三七二十一,先用茶葉煮,美其名曰“開盞”
× 讓茶渣留在盞內養盞,茶渣在盞內久了容易發臭、發霉
× 讓茶水在建盞中過夜或者直接將盞整個泡在茶水中,茶水中的豐富物質會招致微生物大量繁殖
× 不注意建盞干燥,一直濕漉漉的放在潮濕的環境中
× 為了所謂的出彩,長時間飲茶后不清洗建盞
建盞保養正確方法
使用前的“養盞”
新到手的建盞,清水清洗內外,倒入開水燙透(也可以整只盞泡在開水之中),泡10分鐘左右,也可以換水再燙一次,然后用清水正常清洗干凈即可。搞什么這個去煮、那個去煮,沒必要,庸人自擾罷了。但是,切忌用鋼絲球、或有細金剛砂顆粒的拋光布之類的材料擦,這樣很容易傷及表面,留下劃痕,對寶盞會留下永久的傷害。
使用時的“養盞”
1、在用建盞飲茶之前,最好先用開水燙一下寶盞,好處的話,簡單說具有去霉、消毒與溫盞三種神奇功效。
2、茶湯入盞之后,因為茶湯溫度高也沒辦法立即品嘗,不如如高腳杯飲紅酒那般,先拿起建盞晃動茶湯,使茶湯浸潤整個盞內。如此,不僅可以使盞養出均勻的色澤,而且可以欣賞到茶湯在盞中斑紋之神奇變化。
使用后的“養盞”
1、平時,每天喝完最后一盞茶,用開水沖洗,去除附著在釉面上的茶垢,然后將建盞自然放置,通風便可。也可用專門的茶布擦拭干凈。時隔三兩日、也可四五日,就進行一次全面清潔(可用清潔布或牙膏清洗)。
2、切忌把茶水放盞中留夜,或者故意不清洗建盞,以便更快地養出效果。常見到這些盞的盞內壁有很多茶垢,雖在陽光下變換角度,可以看到類似于“七彩”的樣子,可殊不知,這是對建盞極大的傷害。像這樣養盞日積月累下來,會使得盞釉面愈發干澀,灰暗,晶體也逐漸暗淡。
3、如果環境較為陰濕時,應把建盞清洗干凈后,放在通風易干之處、或者用柔軟的茶布擦干,等到完全干燥后再妥善收存。
4、讓盞有休息的時間,是養好盞的一個重要環節。
5、希望大家不要對于養出“七彩寶光”過度的期盼與追求,畢竟我們愛上建盞并非因為此。我們更應該是需要享受盞中的茶、與盞相處的過程,這才是茶人最大的樂趣。
|